2025年7月1日,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有限公司根據《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佛堂溝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建設性質:新建
項目規模:年產建筑碎石15萬t/a、機制砂10萬t/a、混凝土20萬t/a。
建設地點: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漢王鎮佛堂溝
建設內容:裝配式建筑加工區、新型環保建材及石材加工區、信息化綜合服務展示區、職工生活區。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2024年4月,項目取得隴南市生態環境局武都分局的批復(武環發【2024】80號)。該項目2024年5月開工建設,于2025年4月建設完成,2025年5月開始調試運行,已于2025年6月16日完成排污許可登記。調試運行期間建設單位委托甘肅華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項目配套的環保設施進行了現場檢測,驗收檢測期間生產設施及配套的環保設施運行工況穩定,具備環??⒐を炇諚l件。
(三)投資情況
本項目總投資預算為12358.08萬元,環保投資預算261萬,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2.08%;實際總投資為10000萬元,環保投資214萬,實際環保投資占實際總投資的2.14%。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范圍為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佛堂溝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與環評階段一致。
二、工程變動情況
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印發<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20〕688號),根據本次驗收工作中實際調查情況,本項目不屬于重大變動,可納入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氣
運營期砂石料生產區原料堆場采用抑塵網覆蓋,并定期灑水抑塵,進料、破碎、篩分、運輸帶設置噴淋灑水裝置并設置在半封閉廠房內;混凝土攪拌區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直接由罐車輸送至筒倉,每個筒倉頂部均自帶濾芯除塵器,簡倉運行時產生的粉塵經各自的濾芯除塵器處理后無組織排放;生產線配料、攪拌經濾芯除塵器處理及密閉廠房阻隔后無組織排放。
(二)廢水
本項目洗砂廢水經污泥罐、板式壓濾機處理后暫存于清水池回用于生產,混凝土運輸車輛、砂石料運輸車輛清洗廢水經沉淀后回用于生產,食堂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同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定期委托當地農民定期清運至農田作施肥。
(三)噪聲
運營期采取設備基礎減震和距離衰減等措施。
(四)固廢
本項目砂石料生產線洗砂廢水經板式壓濾機處理后產生的底泥用作旁邊礦山后期生態恢復用土,廢混凝土定期清運至當地垃圾填埋場處置,生活垃圾在廠區垃圾桶內收集,最終由當地環衛部門處置,廢潤滑油定期交有資質單位處置。
四、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
(一)廢氣
通過檢測結果可知,廠界四周顆粒物最大排放濃度為0.405mg/m3,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無組織排放監控限值。廢氣處理設施滿足環評要求。
(二)噪聲
通過檢測結果可知:廠界晝間噪聲最大值為55.9dB(A),夜間噪聲最大值為41.6dB(A)。項目廠界晝夜間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限值要求。噪聲治理措施符合環評要求。
五、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佛堂溝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在設計、施工和試運行期采用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實,廢水、噪聲和固體廢物等污染源、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通過對廢水和噪聲的監測,監測結果均滿足環保要求,對周邊環境影響可接受。
六、驗收結論
驗收工作組認為: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佛堂溝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運行期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實,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驗收工作組同意該項目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七、后續要求及建議
(1)做好后續運營期間危險廢物管理和臺賬記錄工作。
(2)嚴格遵循環境管理制度和環保崗位操作規程,責任到人,保證污染治理設施長期穩定正常運行。
附件1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佛堂溝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表.pdf
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有限公司
公示時間:2025.7.2—2025.7.30
聯系人:樊總 18919390123